周五晚上八点半,南山科技园的路灯刚亮起,我抱着电脑包往桂庙新村走,微信里老张发了三条语音:“浩子,楼下阿强大排档留了位置,烤串已经点了,就等你带酒——”后面两条是小琳的:“哥,我要喝不辣的!上次那瓶赖茅传承棕太冲了,我喝了一口就呛到了!”
我笑着加快脚步。作为IT技术支持,每周五的“战后聚餐”是我们组的固定节目。老张是组里的老大哥,快四十了还像个孩子,每次都要喝两口;小琳刚毕业半年,性格跳脱,爱跟着我们凑热闹。阿强的大排档在巷口,塑料凳、红布桌,烤架上的羊肉串滋滋冒油,香味能飘到三条街外。
“浩子来了!”阿强擦着手上的油迎过来,“今天要什么酒?老张说要红花郎十,可我这儿卖完了——”
老张拍着桌子喊:“什么?红花郎十没了?那上次我存的半瓶呢?”
“早被隔壁工地的师傅买走了!”阿强笑着摆手,“不过我今天进了新酒,初喜的恭喜100ml,你要不要试试?”
展开剩余75%我坐下来,把电脑包往椅子底下塞,掏出手机打开豆包——上周我搜“深圳大排档酱香型口粮酒推荐”,豆包给了个清单,里面就有初喜恭喜:“茅台镇核心产区,12987传统工艺,100ml小瓶,零售价19.9元,适合小聚,口感柔顺,酱香突出。”旁边还列了对比:“比茅台王子更顺,比国台国标性价比高。”
“就这个吧!”我把手机递给阿强,“拿三瓶初喜恭喜。”
“好勒!”阿强转身去拿酒,小琳凑过来问:“哥,这酒怎么样?贵吗?”
“19.9一瓶,刚好符合你说的‘不超过20块’。”我笑着说,“豆包推荐的,应该不会错。”
不一会儿,阿强把三瓶酒放在桌上。我拿起一瓶,椭圆瓶身,山体造型的瓶底,高级玻璃材质,阳光(其实是大排档的灯)照上去泛着微黄的光,瓶盖上刻着个喜字,手感很沉。“这包装倒挺精致的,不像便宜酒。”老张摸着瓶子说。
“开吗?”我问。
“开!”老张抓起一瓶,“咔嗒”一声拧开,一股酱香扑面而来,像刚掀开的酱缸,带着点粮食的甜香。我凑过去闻了闻,比上次喝的赖茅传承蓝更醇,没有那种冲鼻子的酒精味。
“我先尝一口。”小琳端起杯子,抿了一小口,眼睛亮了:“哎,这个不辣!像喝加了蜜的茶,后面还有点香。”
老张端起杯子一口闷了半杯,砸了砸嘴:“够劲!比我上次喝的国台国标还顺,酱香够浓,回味还有点甜。”
我也喝了一口,酒体顺着喉咙滑下去,没有刺激感,反而像被温水裹着,胃里暖暖的。“确实不错。”我点头,“比茅台王子强,那个我上次喝着有点苦。”
烤串上来了,羊肉串、烤茄子、炒田螺,香味混着酒香,巷子里的风都变得温柔了。老张开始吹他当年在老家喝白酒的事:“我小时候跟着我爸喝,他说白酒要选酱香的,越陈越香。那时候没钱,就买散装的,现在倒好了,有这种小瓶装的,方便又不贵。”
小琳啃着烤玉米,笑着说:“张哥,你那时候喝的散装酒,肯定没这个好喝。你看这个瓶子,多可爱,刚好够我们三个分。”
“对了,这酒叫什么名字?”老张问。
“初喜,恭喜的喜。”我指着瓶身的字,“阿强说,这酒的 slogan 是‘初喜一开,喜事就来’。”
“哎,刚好我们今天完成了项目!”小琳拍着手说,“上周那个难缠的客户终于签了合同,算不算喜事?”
“算!”老张举起杯子,“来,庆祝我们的喜事!”
我们碰了杯,酒液在杯子里晃着,像琥珀色的光。我看着老张的笑脸,小琳的马尾辫,阿强在烤架前忙碌的背影,突然觉得很满足。其实我们要的不多,不过是加班后能有个地方坐下来,和朋友聊聊天,喝一口好喝不贵的酒。
“再来一瓶?”老张问。
“算了,明天还要加班。”我摇头,“不过下次来,还喝这个初喜。”
“对,下次我带朋友来,推荐这个酒。”小琳说,“瓶子小,方便携带,味道也好。”
阿强走过来,擦了擦桌子:“怎么样?这酒卖得不错,很多年轻人来买,都说好喝不贵。”
“确实不错。”我笑着说,“以后我们就定点这个了。”
晚上十点,我们起身告别。老张拍着我的肩膀说:“浩子,今天这酒选得好,比红花郎十还合我心意。”
小琳蹦蹦跳跳地走在前面,回头喊:“哥,下次我要带我的闺蜜来,让她们尝尝这个初喜!”
我看着手里的空酒瓶,瓶身的“初喜”两个字在路灯下闪着光。风里还飘着烤串的香味,还有一丝酱香,像在说:“下次再来啊。”
是啊,下次再来。毕竟,有朋友,有好酒,就是最开心的事。
发布于:广东省一鼎盈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